输送带跑偏是带式输送机运作过程中常见的故障之一,如果长时间持续,不仅会导致胶带边缘的严重磨损,还可能引发胶带撕裂或刮损等突发性事故,进而影响生产线的效率,甚至可能导致皮带软化、燃烧,引发火灾。因此,界定输送带跑偏的严重性对于确保输送机的稳定运行和防止潜在的安全隐患至关重要。

一、根据国家标准判断
根据《GB/T 10595-2009带式输送机》的规定,输送带跑偏的范围有明确的界定。这一标准根据输送带的带宽来设定允许的偏差范围:
-
带宽不大于800mm:输送带的中心线与输送机中心线之间的偏差不得超过±40mm。
-
带宽大于800mm:偏差量不得超过带宽的5%或者±75mm(取两者中的较小值)。
如果输送带的跑偏量超出了上述规定的范围,则可以判断为跑偏严重。这一标准提供了一个客观、量化的依据,有助于及时发现和处理跑偏问题。
二、根据跑偏对输送系统的影响判断
除了上述具体的数值标准外,还可以从跑偏对输送系统的影响来判断其是否严重。这些影响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
输送带磨损和损坏:
-
如果输送带因跑偏而与机架、挡料裙边等部件发生摩擦,会导致输送带磨损或损坏。长时间的磨损可能使输送带失去其原有的形状和尺寸,甚至可能导致输送带断裂。
-
严重的跑偏还可能导致输送带翻边或划破,这不仅会影响输送带的寿命,还可能引发安全事故。
-
输送系统停机:
-
如果跑偏现象严重到导致输送系统停机,那么必须立即进行人工调整纠偏。停机不仅会影响生产效率,还可能造成经济损失。
-
设备损坏:
-
跑偏还可能导致输送机上的其他部件(如滚筒、托辊等)受到损坏。这些部件的损坏可能进一步加剧跑偏现象,形成恶性循环。
-
安全隐患:
-
跑偏的输送带可能会与人员或设备产生接触,造成安全隐患。特别是在高速运转的输送机上,跑偏现象可能引发严重的事故。
三、跑偏的具体表现类型
输送带跑偏的具体表现类型多种多样,这些类型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和描述。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跑偏表现类型:
-
单向跑偏:
-
输送带始终向同一侧偏移,这种跑偏现象通常较为稳定,但也可能随着运行时间的增加而逐渐加剧。
-
交替跑偏:
-
输送带在运行过程中交替向两侧偏移,这种跑偏现象可能较为复杂,需要仔细分析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解决。
-
轻微跑偏:
-
输送带偏移量较小,通常不会对生产造成严重影响,但需要及时调整以避免问题恶化。
-
严重跑偏:
-
输送带偏移量较大,可能导致输送带边缘磨损、撕裂或设备损坏等严重后果。
四、跑偏的原因分析
输送带跑偏的原因多种多样,涉及设计、制造、安装、使用及维护等多个环节。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跑偏原因:
-
制造因素:
-
如滚筒两端直径不一致、托辊轴槽口未保持在同一直线上等制造缺陷可能导致输送带跑偏。
-
安装因素:
-
如头尾滚筒轴线与输送机纵向中心线不垂直、托辊支架安装倾斜等安装问题可能导致输送带跑偏。
-
使用及维护因素:
-
如物料分布不均、输送带松弛、清扫器压力不均匀等使用和维护问题可能导致输送带跑偏。
-
自然环境因素:
-
对于露天安装的带式输送机,特别是越野长距离输送机,会受到风、雨、雪等天气变化的影响,这些因素都可能导致输送带跑偏。
-
输送带自身因素:
-
如输送带芯层两侧受力不均、输送带制造不规范、输送带接头问题等也可能导致输送带跑偏。
五、跑偏的调整与预防措施
针对输送带跑偏问题,可以采取以下调整与预防措施来确保输送机的正常运行:
-
调整机头、机尾、中间架:
-
确保三者的中心在同一条直线上,以消除因安装不当导致的跑偏现象。
-
调整滚筒安装位置:
-
使滚筒轴线垂直于胶带的纵向中心线并与水平面平行,以消除因滚筒安装位置不正导致的跑偏现象。
-
调整托辊组:
-
将托辊组调整到正确位置,确保托辊轴槽口在同一直线上,以消除因托辊安装不当导致的跑偏现象。
-
调整清扫器压力:
-
确保清扫器在清扫时施加在输送带上的压力均匀,以避免因清扫器压力不均匀导致的跑偏现象。
-
加装挡板:
-
在物料下落点加装挡板以改变下料方向和位置,确保物料能够均匀分布在输送带上。
-
增设压带轮:
-
在皮带运输机的凹段处增设压带轮来避免皮带的弹起或被风吹偏。
-
加强设备维护:
-
定期对输送机的滚筒、托辊等部件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转和安装精度。
-
选择优质输送带:
-
选择质量可靠、制造规范的输送带产品,以减少因输送带自身问题导致的跑偏现象。
六、管状输送带的特殊判断标准
对于管状输送带而言,虽然目前尚无国家行业规定的跑偏标准,但一些先进企业(如普利司通)提供了一套较为成熟和适用的跑偏标准。这些标准通常基于输送带在重载段和空载回程段的偏转角度来判断:
-
重载段:输送带外边缘应位于1点钟方向(与上中心线夹角为30°),偏转角度不能超过±30°。
-
空载回程段:输送带外边缘应位于5点钟方向(与下中心线夹角为30°),偏转角度同样不能超过±30°。
如果管状输送带的跑偏量超出了上述标准范围,则可以判断为跑偏严重。

七、总结
综上所述,输送带跑偏的严重性界定涉及多个方面和环节。为了确保输送机的稳定运行和生产效率,需要全面分析跑偏的原因并采取有效的调整与预防措施。从设计、制造、安装到维护,每一个环节都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预防和处理跑偏问题。同时,根据国家标准和跑偏对输送系统的影响来判断跑偏的严重性也是至关重要的。只有这样,才能确保输送机的长期稳定运行和安全生产。
标签: